茂名市是我國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中國南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背靠祖國大西南。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和海南自貿區三大國家級經濟區的交會處,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此外它也是一個全地形特征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擁有濱海旅游的“六點一線”、冼夫人文化旅游、美麗鄉村風情游、山地運動休閑游等特色旅游板塊。
茂名在線是由茂名市聯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生活服務類軟件,該款軟件專為茂名本地用戶提供了一個手機生活社區,包含了新聞城事、線下活動、社區交流、商家信息、特賣活動等內容,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體驗。并且致力于建設一套完整的o2o生態智能服務平臺,讓用戶可以更輕松的處理各項瑣事,有需要的朋友歡迎下載體驗。
1、基于全城生活平臺及商業綜合體的經營管理的理念,我們的APP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O2O生態智能服務系統;
2、智能服務系統以特色APP和后端服務平臺相結合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3、茂名本地生活社區應用,分為首頁,特賣,活動和我的四個模塊;
4、提供社區交流,商家信息,特賣活動,線下活動等等。
1、竇州古城景區:鎮隆古城位于信宜市鎮隆鎮八坊村,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民國時所建成的古民居多分布在與鎮隆古城一河之隔的鎮隆古街上。這些古建筑物的風格頗為別致,有中國傳統的,也有中西合壁的,顯得十分古典而大氣。據史料記載,鎮隆古城有國內頗為罕見的由十三所書院形成的古書院群,以及七個公祠,兩家公館、文明門“紅樓”、學宮“大洪國王府舊址”、冼太廟“大洪國招賢館”、中山公園等一批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物價值的古建筑。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書院尚有四所,紅樓“文明門”、大洪國王府“學宮”、大洪國招賢館“冼太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內百年樹齡以上的古樹木也偶有所見。
2、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區:是為了紀念公元六世紀嶺南百越俚族女首領冼太夫人而建設的。冼夫人是古高涼郡(今茂名地區)人,與漢族的朝廷命官高涼太守馮寶聯婚。冼夫人一生歷經梁、陳、隋三朝,順應歷史潮流,多次平定叛亂,為促進嶺南地區的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成為我國歷史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光輝典范。歷朝皇帝賞賜她的封號就有十幾個之多,如“譙國夫人”等。周總理稱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3、放雞島:原名汾洲山,又稱灣舟山。島上最高點高122米。面積1.9平方公里,是該縣最大的海島。傳說神仙曾在此放牧群雞,故設神廟以祀之。據傳海船到此必放一只雞于島上,以予放生祈求平安,故名放雞島。放雞島附近海域水深6-12米,能見度可達8米,是我國自然條件最好的潛水基地之一,不僅能見度高,而且附近海域沒有暗涌,水靜風輕,沙灘潔白,其條件適合開展淺水潛、深水潛、探險潛這三種目前國際流行的潛水運動。此外,島上還有摩托艇、香蕉船、飛傘等游樂項。
4、浪漫海岸:浪漫海岸國際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旅游度假區,位于茂名市電白區博賀鎮龍頭山尖崗管理區海邊,距茂名市中心城區40公里、電白區中心城區水東街道25公里,距放雞島12公里,以東南亞異域建筑風格和“浪漫”主題文化為特色,是廣東省內擁有5.3公里私家海岸的濱海旅游度假區。依山傍海,擁有俊山、奇石、椰林、銀灘、海灣、礁島、漁港等得天獨厚的自然及人文資源。這里是廣東首席擁有5.3公里私屬海岸線的濱海旅游度假區,讓您領略東南亞異域風情,感受巴厘島、馬爾代夫般的浪漫假期。
1、正窮節吃艾籺:農歷正月最后一天為“正窮節”,即正月結束的意思。茂名地區“正窮節”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是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之意。這天,鄉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們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凈、曬干,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紅糖搓勻,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塵排積、鎮災驅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稱“正窮,吃了“正窮”,可使身體健康,無病少痛,人們非常喜歡吃。
2、七菜開:茂名農村民間有“開年”的說法,正月初七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至少吃上七種菜,以祈求新的一年有良好的開端,萬事順利,豐衣足食。“七菜開”這一天,通常是最寬容的一天,各家菜地里的菜可以任意采摘,主人沒有半點怨氣,因為每家都不會種有七種菜。人們都會熱情地邀請到自己的菜地摘菜。然后把菜提回家里,把菜洗干凈,放進油浸浸的“肥肉煲”里,這樣一煲飄著各色菜香的“七菜煲”便可上臺了。如今這種習俗已漸淡。
3、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于明朝萬歷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高州白話演出,唱詞為7字詩體句式,唱腔稱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調為基礎,以敘事方式進行。木偶戲內容多取自歷史演義、公案小說、民間傳奇、神話故事,傳統劇目不下數百種。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噴煙噴火、殺頭等高難度動作。是一門融會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是優秀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
4、高州八音鑼鼓:高州八音鑼鼓在明末清初時期由福建傳入,曲譜是口傳的昆山腔和弋陽腔的牌子樂曲,至嘉慶年間才用正線、反線的記調方式記載工尺譜作樂譜。用茶、多、呈、得、叻、昔、O等簡單文字和符號記載鑼鼓譜。八音鑼鼓的演奏形式以“八音鑼鼓亭(柜)”為中心道具。是高州市民間的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有較強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高州市為保護和研究八音鑼鼓,成立了八音鑼鼓協會,挖掘、整理了一批八音鑼鼓樂譜,培養了一批傳承人,為保護八音鑼鼓這一古老藝術做了大量的工作。
v2.2.12:
IP地址樣式顯示優化
修復低概率可能出現的會話頁面空白的問題
修復部分已知問題
v2.2.11:
修復手寫輸入異常
v2.2.10:
修復字體設置最小時,熱評標題字體大小沒變的問題
v2.2.9:
v2.2.8:
修復字體大小異常問題